几年来,不动产登记工作一年一个台阶
不动产登记事关产权保护、市场主体、经济体制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等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各行各业。党中央、国务院对不动产登记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从2013年开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2014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颁布,2015年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全面整合到位,2016年又全面实现了“颁发新证,停发旧证”。2017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的信息平台建成并正式运行。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面实现了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改革目标。
自然资源部一手抓制度落地,一手抓服务提升,积极解决排队限号、中梗阻等方面的问题,总结推广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广西南宁、福建福州“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做法,联合房管、税务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和信息互通共享,组织开展全国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改进作风,精简环节,压缩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便民利企,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经过努力,到2018年底,全国3014个大厅、4万多个窗口、8万多名窗口工作人员每天要为40多万企业和群众及时提供登记和查询服务,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等一般登记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目前多数地方已经到了15个工作日左右,抵押登记7个工作日左右,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我国登记财产指标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由上一年度的41位上升到27位。
一些问题未根本解决,还有较大差距
一些地区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距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群众、企业的期盼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要求五年内要把登记时间再压缩2/3以上,压减到5个工作日以内。韩正副总理和肖捷国务委员对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优化流程解决耗时长、办理难问题
自然资源部从注重挖掘人的潜力、制度的潜力到人、制度和流程的潜力并重,梳理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
前期,自然资源部通过窗口作风专项整治,提高工作效率。这次国务院印发了《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就是要通过优化流程来提高效率,明确提出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加强部门协作,采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的方式进行全流程优化、压缩办理时间,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的问题。
首先,通过信息共享,在部门间能够互相获取的数据,不需要群众再重复提交。
其次,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部门间内部办理的,不需要群众到各个窗口再去办。
如果信息化水平达不到这种程度,还可以通过把人员集中到一个窗口,集中办理。
《通知》起草过程中,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充分研究论证,总结吸收地方经验做法,对流程相对复杂、业务办理量大的26种不动产登记类型分别优化了从开始办事到领取证书全过程的不动产登记流程,并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建议。目前,26种流程优化图已经在自然资源部网站进行了公开。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加强业务指导,抓好督促落实,做好宣传引导,推动国务院《通知》的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