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它,测绘地理信息单位将在自然资源登记确权中大施拳脚

Time:2019-05-13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充分利用现有相关自然资源调查成果,统一组织实施全国自然资源调查,掌握重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状况。

同时,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曾在调研过程中指出:自然资源登记等系统,要由二维系统变成三维系统,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和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等问题。

可以看出,国家和相关部委领导的一系列发文和发言都昭示出一个关键问题,即:自然资源资产调查和确权登记是新时代迫切需要推进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它们,作为技术支撑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承担的工作任重道远。

一、传统技术不堪重负,地籍测绘困难重重。

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展开具体的测绘项目时,由于大部分测区较为集中连续,工作量大、权属复杂、精确度要求高,使得地籍作业单位承接相关不动产地籍测绘项目面临巨大压力!而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城市的高速发展,传统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外业人工拍照的手工建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地籍作业单位迫切需要对技术进行改进和突破。

二、辅助政府决策,聚焦实景三维技术。

如何迎接挑战?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具有成果丰富、效率高等特点,在不动产登记确权方面应用实景三维技术,可解决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工作中房地信息不对称、现场核实困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传统不动产权籍调查作业效率低、房屋密集不通视,数据成果单一等弊端。

同时,实景三维技术可实现在三维空间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并构建国土空间全要素真实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实场景的线上再现和全要素信息的定制化分类统计分析和预测,更好地辅助政府决策,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同时与物联网融合,构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

 

三、应用范围广泛,实景三维建模独放异彩。

针对城市而言,常见的二维影像图表现的是城市的“表皮”,三维模型则是有“表皮”又有“骨架”的鲜活结构,因此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提供了一个更科学高效、更智能化的手段。

对于乡镇而言,以深度贫困乡镇为例,利用现实性强、精度高的实景三维模型制作“脱贫攻坚作战地图”,可以服务精准扶贫。

同时,实景三维模型还可以服务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助力城市品质提升、起到服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作用。

 

四、实践落地,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的软件协同操作成关键。

实景三维建模可分为匹配建模和单体化建模:匹配建模以自动化计算机处理技术为特点,快速获得Mesh模型;单体化建模则需通过一定的人工干预,获得地物的单体化模型。匹配建模具有效率高、效果逼真、成果低等优势,但也存在精度不高、单体化困难的问题。如果配合基于匹配建模成果的软件DP-Modeler进行精细化单体建模及Mesh网格模型修饰,其展现效果则可以达到理想状态。

 

    目前,匹配建模的软件有ContextCapture(Smart3DCapture)PhotoScanPix4D mapper等,实现实景三维建模技术需要这些软件的协同操作,这对作业人员对软件的把握有一定的要求。

五、把握时代脉搏,从无人机航测到实景三维建模、修模的全系列技能提升。

新时代下,实景三维技术应用迎来新机遇,作业单位技能提升成为新需求。怎样引入前沿的测绘手段、印证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掌握无人机航测的流程和应用方法,怎样利用实景三维技术解决自然资源资产调查、确权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成为各企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悉,20190531日到0605日,中科地信(北京)遥感信息技术研究院将在湖北武汉召开《倾斜摄影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及案例应用解析》实战培训,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无人机实操,同时涉及到PIX4DContextCapturephotoscan三维建模软件的使用,及DP-Modeler修模技术操作指导,可一站式解决作业单位人员从航空摄影、三维建模到实践应用全系列问题。同时掌握匹配建模和单体化建模的多款软件,有利用提升作业单位的竞争力,紧跟前沿技术趋势,处于不败之地。

如果有需要咨询或者报名参加的学员,可以点击以下链接

https://u.eqxiu.com/s/0E6aV6yO了解详情